粗犷的资本游戏
写这篇文章并非是发牢骚,或者是怀才不遇什么的。作为基层经理人员兼股东,我很感激这个企业,给了我平台,给了我磨练,给我了提升,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更多部分,让我看到了人性,这一切都不是原先一个主任设计师能够做到的。我是真的担忧,有一天这个企业可能轰然倒掉了,我是真的希望,企业能够不要再这样大条的运转下去,可以沉下心来,开源节流、清理队伍、夯实品质,不再是鄙视流程化和精细化,而是做好。我看到的这些问题,那些混子们没有看到,看到了也不会说,所以我也不再公开说。在潮退的时候,也许还能靠贷款活下去,但是能活多久,能不能好好活?
到了这家企业,算是真正走上社会,发现,经历的事、交往的人,都是不可以写日志的,所以这个blog更新的特别少。现在密码加密此文,一年以后再来看。目前,我对这家企业的态度长期是悲观和消极的,但对上市是乐观的,对短期的资本市场反应是乐观的。
可能无法想象的是,有些大型的企业,玩的是粗犷的资本游戏,所有一切的经济规律、管理法则全部在这里不适用。用某些人的说法,把他做好很难,把他干黄更难。我不认同这样的说法,经济规律和管理法则早晚要呈现作用,只是时候未到罢了。
为什么说粗犷?且不说做到这样大的规模,规模十分之一企业,网上一搜,会有一大堆各条线的成文文件,但这企业没有。一个上万人的BBS,站规手册我曾编写过,非常耗心血,可以想象上万人的企业,大家穿着西装打着领带,戴着金灿灿的司徽,没有真正的员工手册,没有真正的企业文化吗?各级领导都在玩粗犷的路子,做细致工作的人被嘲笑、被看不起,当不了领导,于是整个企业越来越粗犷,到了无法刹车收手的地步。沟通主要靠打电话,用三星翻盖的比用iPhone的多,原来没有邮件系统,现在有了也没有人用,没有书面工作的习惯;战略上没有推敲,没有看到像样的报告文件,有些省份获取的濒临破产的项目都不知道是怎么拍脑袋定的;财务没有规划,和下游施工企业一样以收定支,不收不支,让施工单位闹事;人力资源没有晋升体系,没有考核机制,相当多的员工有意无意的去损害公司利益,或呆着只是图安逸;技术条线没有规程,来一个设计一个,个个都出问题;工程条线没有可执行的手册和规范的做法,全靠各地产跳槽而来的随自己的路子来玩,质量干的鸡飞狗跳还是一样晋升;销售条线收定金录系统就生成了业绩,不需要签合同,不需要回款,实在不行找一堆抵房的、代建的充业绩;企业的文化,与其说是领袖效应,不如说是太监文化,说真话的被打压,前呼后拥拎包陪酒、吹牛逼拍胸脯的被晋升,慢慢的,全公司没有说真话的了,所有一切都有标准答案来回答,跟新闻联播一样,会议一定是胜利的,领导一定是正确的,任务一定是完成的,酒一定要干了的。
总的来说,定事拍脑袋,做事拍胸脯,出事拍屁股;年头吹牛逼,年中找借口,年底玩抵房,年复一年如此反复。说的再难听一点,业绩靠的是工程款抵房,现金流靠的工程款不付,利润靠的是什么?我认为没有利润。这是国有资本的悲哀!这是贷不到款的民营企业的悲哀!
尽管这一年对我是一个炼丹炉烧孙悟空的过程,但作为打工者,我不得不承认,如果企业能够一直存活下去,个人也没有太大的野心,哪怕做个主管,也是极好的。从某公司跳槽过来的一些人,在酒桌上曾经痛苦流涕,当着领导面说原单位没有把他们当人看,这里太温暖,太滋润了,太感动了,实际情况是,这几个人的项目一直是半停工状态,天天上网打游戏,怎么能不滋润?只要学会拍胸脯,吹牛逼,喝大酒,甚至还能步步高升。即便把一个城市经营垮掉了,账面亏损几十亿,老总的级别仍是不会掉的,甚至还有可能往上一步到集团任职。这样的打工环境,对于高管来说真的是人间仙境。
因为毕业以来只经历过两家企业,第一家企业没有这些事儿,所以我无法判定是否大企业都这样?我看到了很多企业不是这样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如同文首的担忧,业务就这些东西我已经全盘掌握,但这个地方业务一点儿也不重要,说白了,这里俨然是一半宫廷、一半政府,继续这样陪领导喝大酒吹牛逼,且不说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,说说将来怎么办?为了面对外面的环境,该怎么办?搭建人脉、练好身体、储蓄资本,除了这些,增强自己,也不知道还能怎样了。
上市,是目前这个体型巨大、心脏虚弱的企业的一剂猛药。好处是从资本市场输血,因为不是IPO,输血也没多少,估计还要再定增、再发债,坏处是可能会一下暴露各个内脏的病症,搞不好很快ST也不好说。上海市国资委和上交所估计都想尽快上市,但是证监会还在举棋不定,如果15年上半年还不能上市,那么很多东西可能要重新评估了,不输血还能不能挺下去,谁也不知道了。
Copyright © 2004-2025 W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