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计算机角度看地产(一)

3月初,读了一本书,不得不赞叹碧桂园的商业模式。碧桂园其实没有必要买断这本书,我读到的,是杨主席惊人的战略思维和战术安排,甚至是细节考量,能够前后连贯,快速推进——其他企业是学不来的——某斌反而有给自己做广告的嫌疑。

杨主席打造的内部机制,就像一个开源的系统,各个区域或项目fork一份,在大框架下操作即可。拿地通过了评审,内外部融到资金,就可以甩开膀子干了。大家都可以跟投,在这种机制下,人人想的是怎么多拿地,拿可以快速开盘的地,项目怎么开源节流,没有人会跳出来说,这事你别管,这事跟你没关系,反过来,你还负责维护你的这个fork,还要打补丁,因为这是你自己家的事儿。

杨主席会亲自给项目总讲课,集团的大佬会轮番讲课,从提纲上看,都是满满的干货,血泪的教训。整个知识体系也是个开源系统。对于内部的班子,虽有观点不同,也是充分研究和交换了意见的,到关键时刻,杨主席亲自拍板,也让人心服口服。

除了开源闭源,在计算机领域,还有黑盒和白盒之说法。

很多地产的经理人员,把自己的工作放在黑盒里面,对上对下全部阻断,说白了打信息差。把所有的信息一收集,关起门来做决策,再做下一步指挥动作。

caddy实现http及webdav文件分享

局域网内,有时候要在其他电脑或者ipad等设备上看看另一台电脑上的文件。

一般而言有几个办法:

  1. 各终端均安装坚果云,可以实现局域网同步。优点是与ios11的files嵌入堪称神器,缺点是在临时环境下时,还是有些不便,而且有时候会走了公网流量。
  2. everything的http或者etp/ftp分享。优点是搜索快,etp真是很先进,缺点是默认就是全部索引都共享了,除了删除修改索引,不能设置文件根目录。
  3. chfs或hfs这样的小软件。chfs支持二维码分享,但界面不太舒服。hfs不太稳定。
  4. nginx/IIS,前者在win下有点怪异,而win10自带的IIS总是503难倒了我这个老微软。

用caddy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http及webdav分享:

  1. 下载caddy,选中http.filemanager和http.webdav两个plugins;
  2. 解压后,在目录中创建Caddyfile文件,用文本编辑器写入:
# by [email protected]
# caddy http and webdav fileshare config file
# 端口8888,不启动https,允许压缩,允许浏览
:8888
gzip
browse
root D:\我的文件

# 基本认证
basicauth / user pass

filemanager /fm D:\我的文件 {
    no_auth
    locale zh-cn
    }

webdav /wd {
    scope D:\我的文件
    }

如有中文路径,要保存为utf-8编码格式。

双击caddy.exe,同意win10提醒的访问网络,在其他设备上:

  1. 访问 http://192.168.1.66:8888 可以直接浏览文件,简单明快;
  2. 访问 http://192.168.1.66:8888/fm 可以使用文件管理器,支持压缩下载/上传;
  3. 用支持webdav的app,访问 http://192.168.1.66:8888/wd ,用户user密码pass。

大功告成,三种方式任选。

后两种有安全风险,自己用就好,权限可以进一步配置。

附赠:

努力面前的

最近自己的情绪不太好,心里急切的想要实现目标,事情却周而复始,不得前进,使不出武艺,难受的紧。可能影响到一些年轻的朋友,也跟着发牢骚,讲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,人和人之间的争斗。其实,只要努力做好面的事,那些自然而言就与你无关了。

我的过往习惯是,几乎不去了解各种关系和八卦,而一心扑在手头的工作上。

坏处是,无法成为一个八面玲珑的人,无法随大流或者站队攀升,也总是在事情发生了很久,才从确切的消息中获得,哦,还有这种事儿啊。很多可能在公司里每天都在流传的,哪怕是与我有关的负面的,几乎都不知道,人来人往,日复一日,还是在做手头的工作。

好处是,一切都简单了,若干年后,攒下了一堆工作经验和真可以做事的朋友,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儿从来不是工作和生活的主菜,不知道也记不住谁害了谁,也不用费尽心机去钻营。

工作上的真理就是,人永远喜欢跟能干事的人合作,老板永远喜欢雇佣能干事的人。

所有的工作关系都是基于两点:

1)对于目标的认同,即愿意和我一同实现目标;

2)对于人的认同,不论是认为可交,或是有趣,或是诚实可信。

关于这些,两千年前,伟大的作家保罗就已经在《圣经》腓立比书 3章13-14节写道:弟兄们,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,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记背后,努力面前的,向着标竿直跑,要得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。

虚实之争真是怪

中国经济为何会有虚实之争?真是怪事。董明珠在CCTV2的节目里,最后说了一句,你还是中国人吗?我差点饭都要喷出来。正常来说,这是虚到极致的表现,可是,表现出来是强大到极致,反收购只是一句话的事儿,稀奇不稀奇?

反互联网,反金融,更是稀奇。互联网无非是钱来的太快,让传统行业眼红,可是互联网也可以是工具啊,产品过硬,有互联网反而可以卖的更好。互联网也是一种科技模式,MASK不是造了火箭上天了吗?这不算实体经济?

我们的伟大祖国,与发达经济体的差别在哪里?是制造业落后吗?显然不是的,我们的中低端制造业已经登峰造极,产能超过了地球人的需要,而高端制造,比如计算机和掌上设备的芯片,比如挖掘机里面的核心部件,比如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,哪一个能做出来呢?如果中国不转向消费和服务,持续扩大内需,继续扩张低端制造业,在国际上半卖半送,这是中国人应该做的吗?

消费和服务为什么就没有人提呢?天天制造来制造去,最后没有地方卖了,而消费和服务是生生不息的。现在的中产阶级,手里有钱不知道怎么消费,没有好的国货产品,只好出去买,只好去外国度假,他们都不爱国吗?体育产业,文化娱乐产业,也没有制造业那么受关注,可是与发达国家比,占GPD比重实在太低了,有很大空间,明明应该大力发展,这些难道都是虚的吗?

金融难道不是产业吗?恰恰相反,金融是皇冠上的明珠。格力不让国内资本收购,人家外资通过深港通分散账户加杠杆一样收购你,对不对?欧美人每天上几个小时班,可劲花钱,随时度假,普通工人家家住大HOUSE开好车,是因为什么呢?瑞士开几家银行就够全国人民吃香喝辣了,全世界都在给华尔街打工,没有金融世界就完了,做好了金融是国富民强。

制造业当然重要,可是百花齐放不好么?有人在工厂上班,就有人在家开网店。我们不能只听制造业的领袖讲话,他们当然希望政策倾斜于制造业,更低的税费,更便宜的劳工,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不是大部分人祖祖辈辈做廉价劳工,当然是每天打打球,听听歌,吹吹牛,吃吃喝喝的那一天来临,才算伟大复兴了。

高科技企业在国内都无法融资,最后都是外国把控,反过来垄断了中国的命脉,他们都傻,非要投资虚的东西么?

滚动至顶部